让传统文化“潮起来” 河南洛阳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中国经营网 时间:2023-06-29 15:36 浏览:
日前,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核心传承区,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积极探索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路,加强文化系统保护,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持续贡献力量。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以“五大都城遗址”为代表的大遗址,共同构成了洛阳独特的历史景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洛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其原因之一,正在于其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具有时代性的内在精神气质。
 

遗址文物“活过来”

在洛阳市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馆里,风机、雨机、闪电机等特效装置与LED矩阵数字影像真实模拟了先民求雨的场景,让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夏王朝的自然气候和祭祀文化。

而在“赫赫夏都”展示区内,投影机打造出的沉浸式三维影像空间,则向游客展示了夏王朝时期车辇仪仗、宫城建制、王室仪典、文化交流等“国之大事”。

二里头夏都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要遗址,这里刷新了中国考古界一系列历史纪录:中国最早的城市干道网、最早的宫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

2021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馆正式投入运行,以“‘最早中国’探寻之旅”为主题,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全面复原展示了二里头文化整体面貌,并结合夏都文化特点,定制打造特色数字展项,制作三维数字影片,展现二里头夏都作为“最早中国”的风貌。

檐庑殿、青砖铜瓦、“两重观,三出阙”……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在保护原址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历史风貌,突出“全唐风”。

据了解,为减少对遗址层的干扰,该工程采用了大跨度异型钢结构建造承台,承台为梯形,下方的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以遗址实物、沙盘模型、展板及多媒体等方式展示隋唐洛阳城的历史沿革与变迁,满足遗址保护与展示功能的需求。

而承台上建城楼、朵楼、阙楼、飞廊等,外贴仿古青砖和青白石,外观梁、斗拱、柱、瓦面、栏杆等则使用铜皮,整体建筑造型与隋唐洛阳城天堂遗址、明堂遗址、定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相协调,最大限度保持历史建筑的造型比例、尺度与色彩。

此外,为给更多游客带来多元化的沉浸式视听体验,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还在“一门三道”遗址保护的基础上,通过超清投影数字化技术手段,逼真再现各类隋唐繁盛场景。

洛河河畔,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一字排开,“五都荟洛”、世所罕见。

成功争取早期中国研究中心落户,五大都城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新发现名单,二里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得到国家文物局支持……一系列成绩的背后,也正是洛阳市始终坚持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赋予文化遗产更强大生命力的真实体现。
 

传统文化“潮起来”

洛邑古城景区周边,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汉服体验店,唐风、宋制、明制等多种风格的汉服可供选择,不同服装还对应了不同的化妆造型。

在景区内部,古色古香的建筑、小桥流水的布景,以及专门设置的汉服拍照点,吸引了游客争相打卡。洛邑古城景区推出的“梦里隋唐·尽在洛邑”汉服文化节等活动,一度位列最受欢迎热门汉服打卡地排行榜第一。

统计数据显示,洛阳市现有汉服体验店400余家,同比增长375%,已初步形成了涵盖汉服设计、制造、租售、妆造、跟拍等服务的产业链。

(责任编辑:HN-05)

文旅 >让传统文化“潮起来” 河南洛阳推动文化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