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地名故事之灞陵桥今昔

河南许昌民政 时间:2023-06-06 19:46 浏览:

许昌城西8里石梁河上有桥,名曰“八里桥”,后又雅化为“灞陵桥”,“相传为曹操送关羽之所”(明嘉靖《许州志》)。原桥总长21米,宽约3米,高2.88米,砖石结构,三眼拱券。桥面为平道,是旧时许(昌)南(阳)官道上主要桥梁之一。桥的两侧有石雕栏板维护,每侧各有8根望柱,柱上雕石狮、石猴,柱间有石雕栏板。栏板两端,各有一对汲水龙头突出桥体。桥两侧各嵌石块一方,南为“挑袍图”,传为吴道子手笔;北为“辞曹书”,系清初许州吏目滕之瑚所书。桥旁有“汉关帝挑袍处”石碑一通,为明末总兵左良玉手书。旧桥1969年毁于水患。

许昌灞陵桥,因著名的历史故事“关公挑袍”名闻遐迩,是许昌的名胜古迹之一。据灞陵桥文管处对桥遗址发掘清理情况来看,此桥始建于元代,早期为四柱三孔,柱为生柳桩插楔,进行夯打。桩上平铺两层条石,条石上面用圆石磙叠筑成柱,柱基四周用砖错砌维护,砖系元代大砖。明代、清代都进行过修复。由于石梁河在桥附近弯曲回转,清波粼粼,拱桥、石碑倒影水中,与两岸杨柳相映生辉,环境清幽,野趣天成,清乾隆年间许州知州甄汝舟有诗赞曰:“野水回堤浸柳条,道旁残碣记前朝。长髯勒马横刀处,万古英风八里桥。”

泗水捞鼎汉砖

1991年重修灞陵桥这一景点时,许南古道已经南移,不再考虑交通的问题。由是,许昌市政府决定本着“仿汉、古朴、宏伟、壮观”的原则,建一座恢宏的观赏性汉桥。省文物局提供新野县1981年汉墓中出土的画像砖拓片,其上浮雕有《泗水捞鼎》的历史典故,画面上一桥飞架,上驰轺车,单拱双柱,柱承栌斗,支顶拱体。桥之一端高耸汉代典型的装饰性建筑阙,上述画像,是我国具有时代特征的汉桥画像,参照画像画面内容的组合比例,设计确定了修复整个灞陵桥的蓝图和规模。

复修后的新桥全长121米,主体长57米,宽6.2米。矢跨28米,双排栌斗石柱。桥的拱端,各筑高3米,面积为10平方米的观赏阅台。西阅台上筑子母双阙,南北对峙。阙形系仿照嵩山少室祀阙,高5.2米,以形成帝都之象。东阅台上,置青石堆雕“关羽勒马挺风”巨像,人马通高9米,底座用五座城门组成,象征关羽马踏五关。全桥栏柱78根,栏板74块,踏步3台13阶。青石栏板上浮雕着148幅仿汉及其以前的画像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天象、民俗和农桑、渔猎之事,风格以粗犷见著,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东阅台南北两侧,还分立着引人注目的两通石碑,南为明嘉靖年间刻立的“关王辞曹之图”,上部镌刻“辞曹书”,下部线刻“挑袍图”,图右边刻“唐吴道子画,明秣陵弟子李宗周立”字样;北为明末总兵左良玉手书的“汉关帝挑袍处”栏板外侧各有3个硕大的螭首吞口突出,给人以奇险之感。

按照这一构思,经批准于1991年7月2日正式破土动工,至1993年底全部完成,历时近3年,实现了“仿汉、古朴、宏伟、壮观”的要求,近人陈国生有《登灞陵》诗云:“寻胜停车灞陵西,蓦见碧澈水一溪。秋光岸草声潺潺,暮霭远树人济济。流光溢彩关帝庙,立马挑袍灞桥迹。凭栏骋怀追青史,幽幽情思生几缕。”

(责任编辑:HN-01)

文旅 >许昌地名故事之灞陵桥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