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门峡:非遗大集“火”起来 文化遗产“活”起来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时间:2023-06-14 09:21 浏览:

仲夏时节,万物并秀,杨柳青青,河水涟漪。“去陕州公园一号码头赶非遗大集”成为近期三门峡市民耳熟能详的“热词”。

婉转动听的豫剧、激情高亢的陕州锣鼓书、精致灵巧的面塑手工艺品、风味独特的非遗特色美食……非遗项目集体亮相,一场可观看可品尝可体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集精彩开启。为全面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工作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黄河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城市、省际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总体要求,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旅融合,鲜亮文旅品牌,发展文旅经济,打造文化强市,6月10日,三门峡市2023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在陕州公园内举行。市文广旅系统各级党员干部职工,陕西省西安市、渭南市游客,媒体记者及市民群众共3000余人齐聚风景宜人的黄河岸边,一起畅享非遗购、探访非遗味、共赴非遗游。

上午9时,伴随着响彻云霄的铜锣声,三门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集鸣锣开市。由市文广旅局联合各县(市、区)文旅部门、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文旅集团北方游船公司、各博物馆举办,采取了“主场启动、多点联动”的方式进行宣传展示。全市依托非遗展示馆、演习所、博物馆、旅游景区,共组织开展“云游崤函非遗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传法》作品展、“我在庙底沟学考古”科普图片展等各类活动30项,其中线下活动22项、线上活动8项。作为本次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主会场,陕州公园一号码头汇聚了陕州锣鼓书、木偶戏、捶草印花技艺、十碗席等25个代表性非遗项目;在“天鹅号”游轮上,还为市民游客安排了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和文艺节目,真正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潮起来”,让旅游度假更鲜活、更生动。

逛大集、享“舌尖上的非遗”

非遗展区内人头攒动,大集上热烈而欢快的玄天锣鼓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霎时间,大集成了鼓声、锣声、笑声的海洋。与此同时,捶草印花、陕州剪纸、皮影、大营麻花制作技艺等非遗传承人通过非遗作品展示和手工艺现场展演等方式,与赶大集的市民游客互动交流,通过原汁原味的细节呈现,让大家真实感受非遗的风采。大家边走边看,边看边选,不亦乐乎。

“陕州剪纸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周时期,因为夏朝有崇尚黑色的习俗,所以,陕州剪纸最初也是以黑色为主,甚至在春节和结婚等喜庆场合,也大量使用黑色剪纸,这和全国其他地方喜庆场合忌讳黑色有显著不同……”在陕州剪纸展区,传承人一边展示剪纸技艺,一边讲述着陕州剪纸的历史。一张黑纸、一把剪刀,经过传承人一双巧手的反复折叠剪切,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即刻呈现出来。

“太精致了,我要把这一对娃娃工艺品放在我的书桌上面!”在灵宝面塑展区前,路过的孩子们被眼前颜色鲜艳、栩栩如生的面塑人物深深吸引,一时间挑花了眼。灵宝面塑,也称“面花”“礼馍”“花糕”,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坨坨白面团,经过面塑手艺人的巧手揉捏,指尖搓、压、点、切、画,一个个栩栩如生、颜色鲜亮、活灵活现的面塑作品就出现在展台前,令人眼前一亮。

曾登上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的陕州十碗席展位前也是人头攒动。“十碗席包括扣碗肉、小酥肉、辣豆腐、炖土鸡、杂烩菜、黄花菜、海带丝、小豆芽、拌芹菜、拌粉条,一共是七热三凉。十碗水席,寓意着十全十美,要是再配上刚出锅的大白面馒头、香酥可口的麻花,那才叫地道正宗。”已年逾古稀的传承人赵长省向游客介绍着陕州十碗席的品类和吃法,获得前来品尝购买的游客一致好评。

大营麻花、浆面条、黑水变蛋、灵宝肉夹馍、橡子凉粉、佛手糖糕……一道道非遗美食令人垂涎三尺。览豫西民俗,尝特色风味,市民游客透过舌尖和指尖,感受崤函的味道与魅力。

好吃、好玩、好看的非遗,吸引不少当地市民前来打卡。市民曹先生一家三口专程从渑池赶到大集游览。“我专门带着孩子过来参观,这次活动内容很丰富,也非常有意义。孩子对陕州剪纸非常感兴趣,看完传承人的展示后,自己还主动搜索学习这方面文化的知识!”曹先生说,“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让孩子更加了解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心中种下非遗的种子。”

与非遗展演完美邂逅

此外,“天鹅号”游轮上的非遗展演也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

登上“天鹅号”游轮,蔚蓝的天空、磅礴的黄河,金灿灿的阳光洒在河面上,如宝石般璀璨夺目。游客被三门峡库区黄河段山清水秀、碧波荡漾的美景所吸引,大家争相拍照打卡,有的游客还即兴轻声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此时,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如仙境般的黄河游让游客如痴如醉……

顶层甲板上游客争相拍照、热闹非凡,一楼船舱里精彩的非遗展演和文艺节目也在激情开演……

铿锵有力的锣鼓声、高亢粗犷的旋律,奏唱着关于地方文化和美好时代的朴实声腔,这个集“敲、说、唱”于一体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陕州锣鼓书,一开场便赢得了满堂喝彩。非遗传承人秦仙绸和队友们富有豫西方言的土语演唱,乡土气息浓郁,加之四股弦琴师一人同时操作七八种乐器,这个被誉为中国“架子鼓”“爵士乐”的民间曲艺,让在场的游客享受到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

由市豫剧团带来的经典豫剧《穆桂英挂帅》,“腔美”“味足”是观众对它最真切的评价。穆桂英披上旧日的铠甲,满怀豪情又擂响了出征的战鼓。整场演出气势恢宏,唱腔优美动听,念白韵味浓厚,动作精彩好看,将穆桂英这位女中豪杰举手投足间的英姿豪气以及情绪波动的每一个瞬间都真实巧妙地表现出来,既唤起了老观众的深情回忆,也激发了年轻人的观剧热情,就连前排的儿童也看得津津有味,深深地被传统戏曲的魅力所折服。现场不时爆发如潮水般的掌声,将演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不动的时候是个玩偶,动起来就是艺术了。”伴随着明快的音乐声,猪八戒和高小姐样的杖头木偶出现在大家眼前,这是一场别具特色的木偶戏表演《猪八戒背媳妇》。演员们边唱词边通过手杖操纵木偶,俏皮地与它闲谈打趣,配合音乐使憨厚的“猪八戒”和美丽的“高小姐”做出各种神态、动作,木偶在表演者手里“活”了一般,趣味无穷,令现场观众叫好声不断。

唢呐独奏、板胡独奏、川剧变脸等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更是赢得了阵阵掌声,让市民游客在玩乐间感受非遗魅力。

“我觉得这次的三门峡之旅非常值得。游轮丰富的非遗节目表演,让我感受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独特魅力,比我以往旅游时观看的节目内容更精彩,更有意义。”来自陕西渭南的游客邢仙凤言语间难掩兴奋。

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市文广旅系统组织这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是在以往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融合创新,把非遗项目与自然风光、游船游客相结合,不仅促进了文旅融合发展,提升了人民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更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三个城市”、建设“五个强市”目标的生动实践,让外地游客、本地市民在互动体验中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共享我市非遗保护传承、文旅文创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HN-02)

非遗 >河南三门峡:非遗大集“火”起来 文化遗产“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