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回流生”愈演愈烈:改变河南教育不公刻不容缓!

苗国军观点 时间:2023-07-24 17:13 浏览:

西安“回流生”事件愈演愈烈,已经抓了几十个人了。

河南的孩子和家长在西安受着窝囊气,谁来理解他们的苦衷?

况且,能去移民都是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那些经济条件不好的没能力移民的家长和孩子,他们只能承受着比其他地方更大的焦虑和内卷,他们的公平怎么办?

从根本上,解决回流生问题,解决高考移民问题,还是要从河南自身做起。

改变河南教育不公的现象,已经刻不容缓了!

一、改变教育不公是全体河南学子和家长的共同诉求

一个西安回流生事件,让河南的孩子在西安蒙受羞辱,甚至有人说是偷盗,是“过街老鼠”,难得河南的学子和家长就应该蒙受这样的羞辱吗?

中国人,尤其是中原人,极其重视教育,这样的事实,河南人觉得不公平,觉得委屈。

并且这个委屈已经几十年了。

还能让大家再委屈几十年吗?

二、改变教育不公是河南加快全面发展的需要

从2023年上半年GDP增速看,四省中,山东(6.2%)、河北(6.1%)高于全国水平(5.5%),山西(4.7%)、河南(3.8%)低于全国水平。

放在全国,排位更低。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这些经济体量比我们大,但增长速度还比我们快。

不能说都是人才的因素,但是人才占了很大的因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尤其是在今天新经济时代,人才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和不可替代。华为,比亚迪之类的企业,如何能够诞生在河南?前提必须是:

河南是人才高地。

如何改变河南教育落后的现状?

一、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争取上级更多的资金支持

我们来看看河南教育支出和其他地方的差距有多大:

数据及分析来源于:亿欧智库发布了《2019年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软件市场研究报告》

1、在小学教育阶段,生均教育事业费与基建费最高的是北京市,超过了3万元,排在第2、3位的是西藏自治区和上海市;生均最低的是河南省,只有不到6千元。

2、在初中阶段,生均教育事业费与基建费最高的依然是北京,生均将近6万元,这几乎是排在第2位的上海市的两倍。生均最低也依然是河南省,只有不到1万元。

3、在普通高中教学阶段,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基建支出最高的依然是北京市,达到将近6.6万元;最低的依然是河南省,生均只有0.8万元。

在小学阶段,北京市的生均经费支出大约是河南省生均经费的5倍。而在普通高中阶段,这一差距扩大到了8倍。

没有足够的教育投入,何来教育强省?

一个家庭,如何体现重视教育?

就是父母省吃俭用、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包括今天引起争议的“高考移民”和“回流生”,哪个不是靠父母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才能成行?

一个省,一个城市,如何体现重视教育?

必须是资金投入。

没有真金白银的投入,何谈教育强省,人才强省?

钱哪里来?

当地政府能否压缩其他不必要的支出来支持教育呢?

能否向上级部门更多的争取资金支持呢?

二、引导大企业投入本地教育

国内有先例和榜样:

福耀科技大学

2021年5月4日,由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德旺创办的河仁慈善基金会计划出资100亿元,投入筹建“福耀科技大学”。

西湖大学

西湖大学21名校董中,有3名是河南企业家;22名荣誉校董会成员中,有11位河南企业家。

施一公校长自己都说;西湖大学能够落成,河南企业家人数最多,贡献最大。

西湖大学21名创校校董中,秦英林、信和(郑州)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益明、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三人来自河南。

除了21名创校校董会成员,西湖大学第一届校董会还确定了22名创校荣誉校董会成员,河南省新视力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邓营及夫人侯屈平、河南康利达集团公司董事长薛景霞、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忠良、鹏宇投资集团董事长朱新红等人在列。

河南也有大企业:

如何引导河南的大企业在本地更多的捐资教育呢?

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每年两会更多的提案

每年两会,河南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否可以更多的提出加强河南教育投入和改变教育不均衡的提案呢?

这一点,河南大学的党委书记每年都有类似提案。

只是,这样的议案并不多。

四、民间多呼吁

老百姓能做到的就是呼吁了。要么就是移民了。

西安老百姓的呼吁就很有成效:

好像河南的老乡对此没什么正式的反映,要么移民了,要么只能接受了。

为什么不能向西安学习呢?通过正式的渠道表达河南学子和家长的诉求呢?

改变河南教育落后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但是,不从现在开始,不从我们每个人开始,什么时候能够改变呢?

河南委屈这么多年了,不能再继续委屈下去了。

期待相关部门、大企业、民间,真正行动起来,别让自己的孩子再受煎熬和羞辱了。

 

(责任编辑:HN-05)

教育 >西安“回流生”愈演愈烈:改变河南教育不公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