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非遗「每日一新」:麒麟舞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 时间:2024-03-19 15:17 浏览:

麒麟舞(兰考)


麒麟舞是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是祥瑞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象征,表演时通常以锣鼓加唢呐伴奏,集歌、舞、乐于一体。

麒麟舞一般在农闲时节及节日或吉日的晚间演出,届时演出场地周围需栽上木桩,上悬灯笼照明。称为“麟头”、“麟尾”的两位舞者藏盖于道具麟皮之内,扮成麒麟状,表演啃痒、抖毛、盘桌子、盘板凳、盘灯笼、登高、跌扑、望月等技艺性很强的动作,同时以打击乐器从旁伴奏。麒麟舞粗犷活泼、激烈火爆、威风十足,在气势宏大、节奏感强烈的打击乐烘托下,给人以大气磅礴的感受,令观者精神为之一振。

河南省兰考县的麒麟舞保留着传统的表演形式、内容和艺术风貌,具有鲜明的中原文化特征。2008年,麒麟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麒麟舞(睢县麒麟舞)

睢县麒麟舞流传于豫东地区河南省商丘市睢县的大刘寨村。大刘寨民间相传,麒麟舞原属明朝宫廷娱乐项目。明朝灭亡时,掌管宫廷文化娱乐的文林郎冯玮归隐故里,将一对麒麟皮(道具)带给睢县大刘寨的冯氏族众,并亲授演舞之术。从此,麒麟舞便在大刘寨扎下根。

麒麟舞的表演分为三段:第一段为“盘门”;第二段为平地表演;第三段为桌上表演。麒麟舞的舞蹈动作难度大、步伐跨越幅度高,且大多是武术动作,特别是蹿桌过桥、猫调尾、登山望月等高难度舞蹈技巧,没有扎实的武术功底是难以做到的。

麒麟舞的师承关系较为特殊,世代传授均不举行拜师收徒仪式,而是以冯氏家传为主,兼收本村爱好麒麟舞者的亲眷,组成表演团体,代代延续。因此,大刘寨冯氏被称作“麒麟世家”。

2011年,麒麟舞(睢县麒麟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麒麟舞是华夏祖先留给后世子孙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既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又有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责任编辑:HN-03)

非遗 >河南非遗「每日一新」:麒麟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