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学院:构建“三三二”科研反哺教学新路径

河南省教育厅 时间:2025-04-29 21:49 浏览:

河南工学院立足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聚焦科研与教学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探索形成“三三二”科研反哺教学新路径,即通过“项目助教学、思路引教学、成果进教学”三大模式、“平台互通、思路互鉴、科赛互促”三个互联,以及“学生素质拓展、教师绩效评价”两大机制,构建科研反哺教学的立体化育人体系,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与科研创新能力双提升。

一、“三大模式”构筑科研反哺教学之基

河南工学院以科研项目、科研思维和科研成果为引领,全方位推动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形成“项目助教学、思路引教学、成果用教学”的协同育人新格局。

项目助教学:科研项目赋能实践创新。以科研项目为载体,通过“多级分解、多层融入”的方式将资源融入教学体系。负责人将项目分解成多个子课题,教师将子课题内容分解到实践教学体系的各层次,覆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各类课外活动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科研能力,拓宽学术视野,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近年来,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200余项,授权国家专利105件,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思路引教学:科研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将科研过程中的思维方法、研究策略等引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与科研意识。例如,在《田野调查方案设计》课程中,借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大豆进口稳定性的影响机理与政策保障研究”的研究思路,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开展田野调查、实地调研,完成数据搜集与整理、撰写研究报告等全流程训练,使学生不仅掌握研究方法,更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能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创新精神。

成果进教学:科研成果反哺教学资源。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一是将科研成果融入教材编写,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科前沿和实际需求。例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二是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案例开发,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生动的学习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三是以科研成果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创新平台。

二、“三个互联”打造科教协同新路径

学校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推动科研平台、科研思路与学科竞赛深度融合,形成“平台互通、思路互鉴、科赛互促”的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

平台互通:搭建科研教学互通桥梁。高度重视教科研平台的建设与优化,统筹省、市、校三级资源,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深度融合,构建“应用研究融通发展、汇聚校内校外创新资源”的矩阵式教科研平台格局。一是面向本科生开放实验室。向学生推行“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的“三早计划”,使其直接参与科研项目,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二是深化校企合作。加深与企业合作,推动教科研平台共建工作,开展应用型课题研究,毕业设计选题大多数源于企业真实需求。三是设立“科研反哺教学”专项资金,通过平台融合促进科研为主和教学为主的教师互学互鉴,激励师生探索教学科研双翼齐飞的热情。

思路互鉴:化作教学改革领航灯。鼓励教师以科研思维引领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融入科研成果和热点问题,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新动态,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在教学方法上,借鉴科研探究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

科赛互促:奏响教学升级新乐章。以科研为基础,以竞赛为目标,以教学为主导,打造“科研支撑竞赛、竞赛驱动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螺旋上升机制。一是知识赋能,科研成果转化为竞赛优势。实验室研究的前沿技术可应用于竞赛项目,提升作品技术含量;利用科研实验数据验证竞赛假设,增强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二是共享协同,科研平台助力竞赛落地。开放的实验室可提供3D打印机和扫描电镜等硬件支持;科研导师参与竞赛指导,提供技术攻关和学术规范等软件支持。三是成果转化,实现竞赛科研的双向驱动。竞赛反馈和测试数据等可为科研提供方向,优秀竞赛成果可转化为论文或专利,扩大学术和社会影响力;参加竞赛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以竞赛推动教学提升、以竞赛助力学习进步、以竞赛激发创新活力、以竞赛促进成果转化的良性发展态势。

三、“两大机制”激发教学相长内生动力

学校以学生素质拓展和教师绩效评价为抓手,构建师生共进的长效机制,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常态化、制度化。

学生素质拓展:搭建多元实践平台。制定《河南工学院素质拓展学分管理办法》,设立创新课程、科技创新、创业实践等5大素质拓展创新教育模块,并将科研活动与学分挂钩,激发学生科研热情。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发明创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实验室开放项目,国家、省部、地市、学校组织的各类文化、艺术、体育与学科竞赛等,均可获得学分。

教师绩效评价:强化科研反哺教学导向。重新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反哺教学。修订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注重教科研成果运用与转化,将成果质量和转化应用情况作为高级职称晋升重要依据;指导学生的学科竞赛获奖或发表论文也可作为职称评审的条件,激励教师把科研成果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指导学生中,形成“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双向互动格局。

(河南工学院 供稿)

 

编辑:HN007

教育 >河南工学院:构建“三三二”科研反哺教学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