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清单聚力 南阳油田烟草专卖局破解监管难题,守护消费安心
以前,在市场检查时,遇到假烟问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市场上逐一比对、检查,而现在,通过“码上查烟”小程序,能够迅速锁定疑似假烟,及时采取行动。这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增强了市场净化的能力,为消费者营造了一个更加安全、放心的购烟环境。
8月的一天,南阳油田局烟草专卖局城东辖域辖域长徐志科带着刚在市场上查获的假烟向同事们分享,他说,数字化手段的应用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不断提升监管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幕,正是该局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工作便捷性的一个缩影—— 从课堂培训到一线实战,从经验分享到创新攻关,一支 “懂业务、善监管、能攻坚” 的专卖队伍正加速成长。
城东辖域辖域长徐志科利用“码上查烟”工具查获的假烟
“上台去说”:老经验孵出“新能手”
每周五下午,油田局会议室里的“周五例培”总会传出热烈讨论 —— 这是油田局搭建的“经验分享台”。8月22日的例培会上,有着多年打假经验的杨逸帆,带着近期查获的“高仿细支烟”样品,手把手教新人辨别“烟丝色泽”“滤嘴缝线”等关键特征:“上次在乡镇零售户排查时,就是这盒‘不对称的滤嘴线’露了馅,最终查获了一个制假窝点。”
这样的“实战教学”已开展10多期,多名骨干先后走上讲台,分享“真假烟鉴别知识”“制假窝点排查经验”“零售户诚信等级管理经验”等实用内容。
杨逸帆在“周五例培”会上传授真假烟辨别知识
“比着去考”:考核表变成“动力源”
“一季度考核真假烟鉴别准确率85%,二季度直接冲到90%,小段这进步太明显了”。6月中旬,油田局公布的季度考核榜前,同事们围着市场监管员段亚缔点赞。这份考核榜,围绕“例培成效”“打假成果”“日常表现”设置的考核指标。
“第一次考核差2分及格,压力特别大”,段亚缔笑着说,后来他跟着考核优秀的同事“拜师学艺”,每天利用休息时间练习鉴别技巧,现在不仅考核达标,还能在巡查中帮零售户识别假烟,特别有成就感。
“盯着去创”:小工作室破解“大难题”
“终于解决了案卷评审耗时耗力,准确率还低的大难题”。“小霁工作室”里,负责人崔晓霁拿着刚完成的“AI智能案卷评查”系统方案兴奋地说。小霁工作室由多名业务骨干组成,专门攻克专卖监管中的“硬骨头”。
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烟草专卖案件卷宗进行自动化评查,不仅大幅缩短了评审时间,还显著提高了评查准确率。崔晓霁介绍,以前人工评查一份案卷至少需要半天时间,而现在系统只需几分钟就能完成,效率提升了数十倍。同时,系统还能智能识别案卷中的错误和遗漏,确保评查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目前此项系统已在全市推广应用。
AI智能案卷评查”工具应用推广
从“学本领”到“强实战”,从“激活力”到“谋突破”,油田局的 “三张清单” 正让专卖工作从 “按部就班” 转向 “提质增效”。下一步,我们还要把清单内容和数字化监管结合,让专卖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油田局专卖科负责人表示。(倪君丽)
编辑:HN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