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11月10日起恢复机动车限行 11月17日起违规将处罚
为有效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改善秋冬季空气质量,郑州宣布自2025年11月10日起恢复执行机动车限行措施,并通过多维度的交通配套服务保障市民出行效率与环保效益的双重提升。
郑州市作为移动源排放重点城市,当前汽车保有量已突破586万辆。据环境数据分析,全市移动源排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一氧化碳分别占同类污染物总量的73.5%、38% 和41.1%。秋冬季机动车尾气对颗粒物贡献率达21.5%-28.4%,夏季对臭氧前体物贡献率为27.7%-35.2%,均位居污染源首位。
实施限行可有效降低区域污染等级,减轻重污染天气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呼应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治理理念。
政策实施细则过渡期安排(11月10日-14日):对违规车辆以警示教育为主,不予处罚。
正式处罚期(11月17日起):公安交管部门将依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的通告》依法处置违规行为。
限行管理规则不变
限行管理措施和之前一致,即周一至周五工作日早7:00至晚21:00,三环以内道路(不含三环)机动车每天两个尾号限行,具体为周一机动车尾号限行1和6,周二机动车尾号限行2和7,周三机动车尾号限行3和8,周四机动车尾号限行4和9,周五机动车尾号限行5和0,双休日和节假日不限行。
公共交通扩容
地面公交:运营时间延长至21:00,骨干线路高峰发车间隔缩短至≤7分钟; 、
轨道交通:预备20列备用列车,实时监测客流动态调整运力;
接驳联动:公交与地铁通过优化线路与班次,实现“地铁送到站、公交接回家”的无缝衔接。
多元出行保障
全市出租车、网约车全面投入运营,重点加强交通枢纽区域的运力调配。同时“郑好停”平台已整合381个共享车场,释放12.16万余个泊位,支持“停车一码付”及“先离场、后付费”等便捷服务,提升静态交通管理效率。
郑州交警呼吁公众,出行前提前规划路线,优先选择公交、地铁等绿色出行方式;遵守限行规定,避免在处罚期后因违规面临法律后果;参与共建共享,通过“错峰出行”“低碳通勤”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编辑:HN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