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虢国墓地虢仲墓(M2009)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获评“2022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时间:2023-06-02 16:56 浏览:

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2022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推介活动”终评会在浙江绍兴举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申报的“三门峡虢国墓地虢仲墓(M2009)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经初选、现场终评汇报和专家评审综合评定,获评“2022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2022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公示

三门峡虢国墓地是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至春秋时期大型邦国公墓,自1956年发现,至今前后经过四次勘探和两次大规模发掘,出土文物丰富,墓地总面积32.45万平方米,探明各类遗址800余处,己发掘的260多座墓葬中出土文物近3万件。尤其是90 年代发掘的虢季和虢仲两座国君大墓,分别被评为1990年、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

虢仲墓(M2009)作为目前虢国墓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随葬文物数量最多的一座大墓,随葬器物达4598件,仅铜器可达2312件,其中青铜礼器共149件,铜器数量众多,品种齐全,为虢国一代国君虢仲之墓,时代为西周晚期,其对研究西周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法及族葬制度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该批青铜器因埋藏过程中长期受墓葬坍塌泥土的挤压破坏和墓葬复杂微环境中水、盐和有机质等有害物质侵蚀,大部分青铜器出土时呈现不同程度的断裂,残缺、扭曲变形、表面硬结物、穿孔乃至全面腐蚀等病害状态。

针对于该批青铜器厚重锈蚀凝结物可控去除处理、病害无损检测评估和冶金科技价值阐释等项目研究需要,我院联合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学院、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系统工程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开展了多方面文物保护相关科技研究工作:(1)采用多种现代无损分析检测手段对虢仲墓(M2009)铜器特征腐蚀产物结构组成分析,揭示了铜器群腐蚀规律特征及其劣化机理,探索形成了以锥束CT为核心的病害分析表征评估方法,为具体保护修复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导;(2)开展了虢仲墓(M2009)铜器群艺术风格、制作技术和产地矿料来源溯源等科技研究,为考古研究、文物保护和陈列展览等提供丰富的资料信息,进一步挖掘阐释和丰富了虢仲墓铜器群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内涵;(3)研发了丙烯酸酯基钙粉胶泥补配材料、智能自剥离除锈凝胶材料和具有“环境监测调控及身份识别功能”智能囊匣装置。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依据相关规定和行业技术标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采用传统和现代科技方法,完成了三门峡虢国墓地虢仲墓(M2009)出土344件青铜器的修复保护处理,实施中发表相关论文6篇、申请专利2项,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实现了“产、学、研、用”多学科融合创新保护修复工作模式,对于同类考古出土铜器群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推广实施具有重大的参考借鉴意义。

铜戈CT内部裂隙和腐蚀情况影像

(责任编辑:HN-02)

综合 >“三门峡虢国墓地虢仲墓(M2009)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获评“2022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