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酌怡情醉酒伤身 春节假期聚餐饮酒要注意
●案例一:年初聚餐一员工饮酒后身亡 家属状告公司赔偿被驳回
马某某系深圳某公司员工。2023年1月,该公司组织员工聚餐。聚餐期间,马某某主动到邻桌向他人敬酒,后又自行添酒另敬他人一饮而尽,在此期间并无他人向其杯中添酒。
聚餐结束后,马某某由其同为公司员工的堂弟送回住所,其堂弟发现马某某身体不适,便将其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马某某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万某、股东陈某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认为,经查,该公司聚餐期间不存在赌酒、灌酒或强行劝酒的行为,万某虽有敬酒,无证据显示超出合理范围。马某某多次主动向多人敬酒、自行添酒且一饮而尽,聚餐期间无明显身体不适。聚餐结束后,聚餐人员将马某某交由其堂弟照顾送回住所,已尽到一般人的注意和安全保障义务,不存在过错。现有证据不足以认定万某、陈某、公司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
为此,法院判决,驳回死者家属要求万某、陈某、公司承担责任的请求。该判决目前已生效。
●案例二:参加朋友聚餐醉酒后身亡 组织者被判担责
2020年10月某日晚,傅某组织张某1、张某2、张某3、张某4、张某5、林某共七人聚餐。当晚9时30分许,张某3喝醉,共饮者将其安排到餐厅附近一出租屋休息,共饮者在旁边照顾了三十分钟。当晚10时许,共饮者见张某3睡着了,便到一家KTV唱歌。凌晨3时,张某5与傅某从KTV回来去出租屋查看,发现张某3状态不佳,遂立即拨打120、110,又紧急联系张某3的表哥,120到场后,张某3经抢救无效死亡。张某3家属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六名共饮者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事故发生,张某3自身未尽到注意义务是主要原因,傅某未尽到一定的劝阻与监护照顾义务是次要原因。傅某作为饭局组织者,在张某3醉酒后,将其送往出租房休息并照看半小时,但后续并未安排看护,亦未送其就医或回家,使张某3未能及时得到妥善照顾与救治,将醉酒状态下的张某3置于危险状态,存在一定过错,法院酌情确定傅某承担10%的赔偿责任。现有证据无法证明张某1和张某2在聚餐中有积极劝酒或强迫张某3喝酒的行为,故对死者家属诉请张某1和张某2承担责任的请求不予支持。张某4、张某5、林某作为参与者,其应负的注意义务不足以使其承担本案赔偿责任。为此,法院判决傅某承担10%的赔偿责任。该判决目前已生效。
●案例三:6人聚餐饮酒后1人身亡 共饮者未劝诫、照顾被判担责
2022年1月某日晚上,罗某某与付某某、姚某某、魏某某、蔡某某、陈某某一起聚餐饮酒,后罗某某返回家中,于次日凌晨被家属发现不省人事,医护人员到场后确认罗某某已经死亡。蔡某某、陈某某、魏某某、付某某陈述聚餐期间有劝酒,并有人提议送罗某某回家,被罗某某拒绝,后共饮者各自离去。
法院审理认为,罗某某对自身安全负有最大注意义务,其在聚餐中控制不当导致自身醉酒,造成死亡的后果,罗某某应对此负主要责任。其他共饮者均未尽到善意的提醒、劝诫义务,致使罗某某大量饮酒,在罗某某醉酒后又未完全尽到护送、通知、照顾义务,未告知罗某某的家属妥善安全处置,存在过错。
为此,法院判令共饮者连带承担10%的赔偿责任。该判决目前已生效。
●案例四:一晚参加两场酒局后身亡 两共饮者被判担责
2020年12月某日晚,李某与梁某、薛某、闫某、王某、郭某共六人聚餐饮酒。22时许,第一场酒局结束,李某和梁某前往另一地点参加第二场酒局。凌晨2时许,第二场酒局结束后,梁某与李某前往会所洗脚,此时李某已明显处于醉酒状态,工作人员未予接待。后梁某联系薛某及案外人杜某,将李某送回工厂。早上8时许,工友发现李某躺在地上,遂致电120,医护人员发现李某已死亡。李某家属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共饮者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认为,第一场酒局,李某当时未达到醉酒程度,故除梁某、薛某外的其他共饮者无过错,无需承担责任。第二场酒局,其他共饮者在酒局之前不认识李某,在酒局结束后,由梁某将李某送回,符合人际交往习惯,现无证据证明第二场酒局其他共饮者知悉李某后续行踪及送回方式,故除梁某外的其他共饮者并无过错,无需承担责任。
李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第一场酒局结束后又参加第二场酒局,两次均有饮酒行为,主观上存在过错。在李某已饮酒的情况下,梁某又组织第二场酒局,李某第二场酒局结束到达会所时已神志不清倒地,梁某、薛某明知李某的醉酒状态,梁某未将李某送回家交由其家人照顾或送至医院处理,而是通知薛某赶至现场,两人一起将李某送至工厂后各自离开,增加了李某处于危险状态的风险,梁某和薛某均存在过错。
为此,法院判决酌定梁某承担15%责任、薛某承担5%责任。该判决目前已生效。
释疑解惑
共饮者何种情况下要担责?
经办法官指出,新春到来,聚餐饮酒本是一种增进感情、活跃氛围的情谊行为。若过量饮酒致人损害,则可能会产生法律上的侵权责任,此时共同饮酒作为“先前行为”,对饮酒者而言具有一定危险性,基于该先前行为可能造成的危险后果,共饮者负有附随义务。
不过,同桌饮酒后发生人身伤亡,并非全部共饮者均要承担责任。上述案例中,法院在判定责任时,只判决有确凿证据证实,未尽义务的共饮者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责任。
共饮者之间无民事合同关系,也未形成负有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关系。故共饮者之间的安全注意义务,应以合理范围为限,主要包括提醒、劝解、通知义务及扶助、照顾、护送义务,应以善良管理人的标准确定其义务,即以一般常人所能预见的,在其管理、控制能力和预判风险的合理范围之内加以考量。
法官提醒广大市民群众,每个人都是自身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参加社交活动时,不能将行为人对自身安全的注意义务转嫁他人。我们提倡正确的酒桌文化,摒弃恶意劝酒、灌酒等酒桌陋习、恶习。互相提醒、照顾。在共饮者出现不适后,其他共饮者应履行劝诫、照顾、通知、护送等义务,让我们安稳过新年。
(责任编辑:HN-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