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工程学院:“六度并进”筑牢资助根基 “全维深耕”培育时代新人

河南省教育厅 时间:2025-08-08 14:20 浏览:

新乡工程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致力于推动资助工作科学、规范、精准发展,深度挖掘资助育人效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构建全方位资助体系,强化政策落实“力度”。学校构建“校—院—生”三级资助工作体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层层落实,确保资助对象精准到位。学校定期召开资助工作专题会议,针对资助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展开研讨,确保资助工作有序推进。各学院设置资助专管员和学生资助助理员,搭建起网格化服务网络,形成政策宣讲、动态调研、需求收集和效果反馈的工作闭环。严格落实资助工作考评机制,将资助工作纳入各学院和辅导员工作年终绩效考评体系,确保各项资助政策有效执行。

优化精准资助机制,突出需求响应“精度”。学校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不同,制定差异化的资助方案,建立资助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对资助对象进行复查,及时更新学生信息,精准发放资助资金。建立困难学生动态认定管理机制,每年3—4月集中开展认定工作,综合考量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个人消费情况及综合表现等,实行“程序认定+动态调整”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延展帮扶辐射半径,扩大资助覆盖“广度”。学校不断强化资助育人功效,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教育宣传活动。通过“政策宣传+榜样引领”双轮驱动,确保资助政策全员覆盖。举办品牌活动,挖掘自强典型,以身边榜样激励学生自立自强,营造诚信校园文化氛围,实现“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系统化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有效提升了受助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举办创新创业培训、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设立就业创业经费,支持受助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

  搭建家校协同平台,提升情感联结“温度”。学校积极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电话、微信、实地走访等多元化渠道,与学生家长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精准传达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每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访模式,既确保沟通覆盖面,又深化情感联结,推动资助工作从经济帮扶向全方位育人延伸。通过家校信息互通、情感互动、育人协同,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实施素养赋能计划,深化成长培植“深度”。发挥“以奖代助”激励效应。学校在保证各项资助到位的前提下,每年为考上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每人发放奖励1000—1500元,并授予学习标兵荣誉称号,激励在校生考研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学校优良学风的建设。加强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定期组织资助工作队伍参加业务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鼓励资助工作队伍开展资助育人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资助育人的新方法、新途径。构建“三步走”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秉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构建“三步走”资助育人长效机制。聚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需求,将资助工作从单纯的经济援助逐步拓展为涵盖学业帮扶、心理关怀、能力提升等多维度的育人工程。

提升资助育人效果,拓展成效评估“维度”。学校紧抓“四个关键环节”,即新生入学前、新生入学后、奖助学金发放前后和毕业生离校前,做好资助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回报社会”的感恩观念和“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的诚信观念。丰富资助育人活动,将资助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将“志智双扶”落到实处。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感恩励志、星空讲堂等特色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突出扶贫要扶智,采取“一对一”“优带劣”精准扶学措施,以优秀校友报告会、考研经验交流会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受助学生的学业困惑。

编辑:HN007

教育 >新乡工程学院:“六度并进”筑牢资助根基 “全维深耕”培育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