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敬生教授锚定中原中医药根脉——新时代《黄帝内经》文化传承与发展座谈会召开
11月19日,“新时代《黄帝内经》文化传承与发展座谈会”在郑州新郑黄帝内经文化园顺利举办。本次会议聚焦《黄帝内经》文化传承与创新,旨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河南“中医药强省”建设部署,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著名医古文与中医药文化专家许敬生等中医药界专家、行业代表齐聚一堂,深入研讨交流。

八十岁高龄的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许敬生结合自身多年中原中医药文化研究经验,提出系列深刻见解。他强调,中原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新郑、新密一带更是与《黄帝内经》渊源深厚的文化核心区,《黄帝内经》并非单纯的医学典籍,更是承载中华智慧的“旷世宝典”,其传承发展必须跳出地域之争的局限,立足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讲好文化故事。
针对社会上部分“河南文化落后”的偏见,许敬生以翔实的历史事实予以反驳,他指出,中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从古代文明传承到中医药发展,中原始终扮演着核心角色,而《黄帝内经》正是这一文化根脉中最璀璨的瑰宝之一。

谈及黄帝内经文化园的建设,许敬生提出明确建议:文化园应成为中原医学复兴的核心载体,必须要注重实物资源的收集与积累,广泛征集《黄帝内经》不同版本的善本、相关考古文物及中医诊疗器具,让经典文化有物可依、有证可考;同时要坚守文化传承的本质,通过实物展示、场景还原等方式,让大众真正触摸到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厚度与实践价值。
专家们一致认为,《黄帝内经》的传承发展需坚守根本、创新表达、协同发力。要深挖经典蕴含的哲学智慧与医学精髓,立足中原文化根脉,纠正认知偏差,还原经典本真价值,让“治未病”“身心同调”等理念真正融入大众生活;要以黄帝内经文化园为核心平台,通过多元传播载体,让传统中医药文化更贴近当代受众需求;要整合文化、产业、学术等多方资源,推动《黄帝内经》文化从学术研究走向产业落地、民生服务,实现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双向赋能。
此次座谈会为《黄帝内经》文化传承搭建了高效交流平台,随着各方理念的落地实践,《黄帝内经》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劲的生机与活力,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文化自信提升贡献中原力量。
编辑:HN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