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率先启动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工作
近日,记者从郑州市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工作动员会上获悉,自11月21日起,郑州市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工作全面启动,这标志着郑州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
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拥有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馆藏可移动文物40余万件,肩负着“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等国家工程的重要任务,文化遗产保护任务重要艰巨。
为更好地践行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和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要求,郑州决定率先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工作,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督察工作体系,确保督察工作无死角、全覆盖、高质量,守牢文物安全这道红线、底线和生命线。
据了解,此次文化遗产保护督察于11月下旬至12月底进行,分前期筹备、实地督查、汇总反馈、报告提交与整改落实、起草制定文化遗产督察制度五个阶段。主要聚焦“政府履行文化遗产保护政治自觉”“加强文物保护修缮和安全管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现状”等12个核心领域,从强化政治引领、压实保护管理责任、推进系统性保护与统一监管、资金使用、保护利用质效、筑牢文物安全防线、文物活化利用、重点工作落实等七个方面,对各开发区、区县(市)及相关单位文化遗产工作主体责任集中开展督察工作。
郑州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督察,标志着保护工作从“软要求”变为“硬约束”,从“被动救火”转为“主动防火”,从“部门负责”走向“社会共治”,“郑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实践,将努力为全面提升我国文化遗产治理能力提供地方样本。”
编辑:HN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