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多项举措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订单固岗、实习备岗、访企拓岗、校友助岗、到企送岗、直播带岗、微信宣岗”等举措为抓手,构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招生+就业”“实习+就业”有机融合的就业服务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6%以上。
一、服务产业需求,校企共促高质量就业
学校对接区域发展战略,建立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岗位成才的特色学徒制,深化校企协同促就业。
围绕产业办专业。立足济源示范区有色金属、钢产品深加工及装备制造、现代化工等产业发展需求,以“订单固岗”模式为核心,建立“企业下单、学校接单、学生选单”协同育人机制,成立富士康现代学徒班、金利订单班、清水源订单班等定向培养班,实现“入学即就业、毕业即上岗”。响应区域产业发展战略,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增设食品工程学院,新增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应用技术等6个紧缺专业。
构建全周期就业服务体系。大一开展职业倾向测评,分析学生能力特质,量身制定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大二组织订单实习,依托校企合作企业的岗位需求,安排学生进入定向培养企业开展实践,强化岗位技能与行业认知;大三实施岗前培训,围绕目标企业岗位要求开展实操训练、职场规范等专项培训。通过举办毕业生座谈会、定期回访毕业生与企业等方式,动态收集学生发展反馈与企业用人评价,形成“测评—实习—培训—反馈”闭环,确保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精准匹配。
打造“实习备岗”助就业模式。建立绿色冶炼、智能制造等150余个实习就业基地,年提供岗位4000余个,配备专业教师跟踪指导,推动“实习转就业”无缝衔接。今年以来,学校已与30余家优质企业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为毕业生提供超800个定向就业岗位。学校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7.3%,其中“订单固岗”就业占比超40%,平均起薪较传统就业模式提高15%。
二、坚持多元化拓岗,不断扩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通过多元拓岗举措全力拓宽就业渠道,重点推进“访企拓岗”“校友助岗”“到企送岗”三大行动,联动企业、校友资源及职能部门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毕业生就业匹配度与区域经济服务能力。
“访企拓岗”。建立“校领导牵头、二级院系落实、全员参与”机制,去年以来走访豫光集团、济源钢铁等110余家规上企业,新增合作企业112家,开拓岗位5000余个;2025届毕业生本地就业达2116人,服务区域经济能力显著增强。
“校友助岗”。依托校友资源搭建沟通平台,通过校庆、校园招聘会等活动邀请优秀校友返校分享职场经验与行业动态,帮助毕业生明晰职业方向,邀请区域重点企业校友代表兼任就业导师,开展一对一职业规划指导、模拟面试辅导,精准提升学生求职技能,同时借助自身资源搭建校企合作桥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让毕业生在实习实践中积累经验,顺利融入职场。累计为在校生提供护理、机电等领域岗位526个。
“到企送岗”。为破解毕业生与企业间信息壁垒,深化产教融合对接,联合人社部门开展“到企送岗”专项行动。组织就业指导教师、毕业班辅导员及学生代表走进双汇食品、富士康科技等近百家区域重点企业,通过“企业开放日”形式开展对接:企业负责人现场介绍发展历程、核心业务及岗位需求;人力资源部门展示晋升通道、薪资福利等具体政策;就业指导团队设立一对一咨询台,针对毕业生关注的劳动合同签订要点、试用期权益保障、社保缴纳基数等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同步开展简历优化、模拟面试等签约指导服务。2023年以来176家企业参与,2000余名毕业生通过“到企送岗”模式实现就业。
三、利用数字赋能,打造精准就业服务体系
以数字赋能为核心打造精准就业服务体系,通过“直播带岗”活动、多维宣传矩阵搭建及高关怀群体精准帮扶三大举措,全方位提升就业服务效能,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直播带岗”促就业。与新媒体平台联合举办直播带岗活动,打造“校领导直播+企业HR互动”模式,学校分管领导走进直播间,介绍学校及毕业生概况,引导毕业生调整求职心态,提升求职技能。邀请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参与,通过直播平台系统介绍生产、管理、销售、营运、新媒体等岗位需求,并就职业发展路径、培训机会、工作环境等问题与毕业生进行线上直接交流,同步发布岗位二维码、开通线上面试通道。2023年至今通过该模式吸引超2万人次参与,达成就业意向3500余人。
建立多维宣传矩阵。依托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新媒体矩阵,建立“企业直通车”专栏,毕业季每日推送重点企业岗位需求信息,采用“岗位二维码”实现一键投递,配套“就业微课堂”“简历优化工坊”等服务,提升求职效率。累计推送企业招聘信息760家、岗位2.6万余个,线上服务覆盖率达98%。
精准帮扶家庭困难群体。学校对家庭困难群体毕业生逐一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开通微信帮扶绿色通道,建立“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院系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三级帮扶责任体系,按照“三三三制”(不少于三次谈心谈话、推荐不少于三个岗位、参加不少于三次招聘活动)的基本要求开展帮扶。在“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去向登记平台”中实时更新帮扶开展情况,掌握学生的求职心态、困难诉求、求职意愿和就业进展。强化家、校、地联动,引导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全面了解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2023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生就业率100%,为1161人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总计发放230余万元。
编辑:HN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