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学院:树立“健康第一”理念 践行体育强国使命
近年来,郑州商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切实助力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积极营造“无运动不郑商”的校园文化氛围。
强化顶层设计,系统推进体育文化育人
学校高度重视体育文化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体育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系统构建“理念引领、机制保障、平台支撑、活动带动”四位一体的体育文化育人体系。
明确“以体育人、以文化人”的指导思想,将体育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制定并实施《郑州商学院全民健身嘉年华工作方案》,确立“全员可参与、人人有技能”的体育文化建设目标。建立健全体育文化工作机制,成立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委员,统筹资源配置,强化条件保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搭建多样化体育文化平台,持续完善运动场馆设施,建设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健身运动中心等,营造浓厚校园体育氛围。打造以“三大球联赛”“校园马拉松”“冬季体育文化节”等品牌活动为引领,以各类体育竞赛和锻炼活动为支撑的常态化体育活动体系,将其纳入学生身体素养提升工程,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弘扬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
坚持健康第一,夯实全面发展根基
学校紧紧围绕“体能+技能”双核心目标,构建“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体育教学体系,持续优化“健康知识+基础体能+专项技能+体育品德”课程模式,不断创新课堂教学与竞赛训练机制,确保每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有效提升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严格执行“严管、严教、严考”教学要求,明确体育课程核心素养与学习目标。积极推动单项体育俱乐部建设,实现课内课外有机衔接、相互促进,形成特色鲜明的俱乐部教学模式。探索建立“学校主导、社团主办、全员参与”的校园竞赛机制,成功打造两类四级校园联赛体系,有效激发了广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浓厚热情。实施卓越体育人才培养计划,组建12支校级运动队,坚持科学系统训练,近三年累计374人次在国家级、省级体育竞赛中获奖。
实施分类教学,助推高质量就业
学校始终将毕业生就业质量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和办学成效的关键指标,构建“六位一体”就业工作体系,为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提供坚实支撑。
强化顶层设计,依据学生职业发展导向,实施分层分类教学。自大三阶段起,分别制定考研与就业两套培养方案,配置相应师资与课程体系,实现精准化培养与指导。深化校企协同,全面落实“双导师”制度,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与职业导师,加强专业认知教育与实习实训环节,畅通从专业学习到行业就业的衔接通道。建立成效量化机制,制定高质量就业考核办法,聚焦“升学率、专业匹配度、薪资水平、毕业两年内流动性”四项核心指标,构建动态评估与反馈机制。近年来,体育专业研究生考取率与就业去向落实率持续攀升。
深化教学相长,服务体育强国建设
学校持续推进教风与学风协同建设,形成多维度、系统化的育人实践体系,不断弘扬“身体力行、潜心育人”的优良教风和“勤学苦练、一专多能”的优良学风。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围绕升学深造、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领域组建多个项目小组,实现学习、训练、就业、创业全过程指导。全面实施兼职班主任制度,遴选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与辅导员协同配合,共同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形成思政事务管理与专业学术指导相辅相成的工作新格局。促进科教深度融合,依托教师团队重点科研项目,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构建“理论—实践—理论”闭环式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体育专业师生在各类教学技能竞赛及教科研项目中屡获佳绩。
编辑:HN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