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交易水量居全国第3位

大河财立方 时间:2025-10-17 21:33 浏览: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程帅星 见习记者 岳炎霖 文图】 10月17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介绍我省“十四五”时期推进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情况。

河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申季维介绍,近年来,河南不断深化水资源税改革,积极推进水权交易,累计达成水权交易意向或协议44宗,涉及水量17.8亿立方米,交易水量居全国第3位。

此外,河南省水利投资再创新高,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省“十四五”期间可落实水利建设投资2800亿元以上,较“十三五”增加61%。

“十四五”以来,河南省水利厅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给出了一份亮点频出的“成绩单”。

9家企业、12家公共机构成为国家级“水效领跑者”

近年来,河南省坚持“四水四定”,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严格规划配水、许可取水、计划供水,实现了水资源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

培育国家级“水效领跑者”企业9家、公共机构12家,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629,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8000万亩,探索形成渠灌打捆计量、井灌精准计量和以电折水等多个类型改革模式。预计今年非常规水利用量48.78亿立方米,较2020年年均增长1.62亿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过96%。

交易水量居全国第3位

“十四五”期间共融资1214.8亿元

申季维介绍,河南始终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和方法破解水利高质量发展中的难点和堵点,稳步推进水利重点领域改革。

近年来,河南省深化水资源税改革,推进水权交易,累计达成水权交易意向或协议44宗,涉及水量17.8亿立方米,交易水量居全国第3位。

此外,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也得到同步推进,“十四五”期间共融资1214.8亿元,占总投资的42%,投资多元化局面逐步形成。

新增防洪库容2.1亿立方米

水旱灾害防治能力持续增强

“十四五”期间,河南省水旱灾害防治能力持续增强。

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袁湾水库主体工程按期完成,汉山水库、昭平台水库扩容工程顺利实施,开工建设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海河流域9个蓄滞洪区建设,除险加固白龟山、田岗等94座大中小型病险水库,新增防洪库容2.1亿立方米。

河南省开展主要支流重点河段治理10条,山洪沟防洪治理202条,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长度2572公里,谋划的长江流域青山水库、黄河流域桃花峪洪水控制工程、海河流域合河水库、淮河流域龙山水利枢纽等重大防洪控制工程前期工作稳步推进,防洪保安根基不断夯实。

水网覆盖率从65%提升至78%

近年来,河南省深入落实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结合河南水系和工程实际,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统筹流域和区域、存量和增量,谋划了“八横六纵、四域贯通”的水网布局。

在农村供水上,“工程规模化、建管市场化、水源地表化、城乡一体化”工作持续推进,新建规模以上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17亿立方米,水网覆盖率从65%提升至78%,确保了供水安全;河南省成功争创全国省级水网先导区,平顶山、南阳成功争创市级水网先导区。

建成美丽幸福河湖455条(段)、长度超5000公里

河南省积极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清理整治、河湖库“清四乱”、母亲河复苏,重点河湖生态流量(水量)全部达标,主要河流生态流量断面保障达标率均超过90%。

全省共建成美丽幸福河湖455条(段),长度超5000公里;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936平方公里,坡耕地改造20万亩,新建淤地坝14座,除险加固淤地坝99座,水土保持率达到88.44%。

“十四五”期间,河南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河湖长制为平台,以幸福河湖建设为抓手,推进河湖生态持续复苏,河湖面貌持续改善,取得了突出的水生态保护治理成效。

编辑:HN007

综合 >河南省交易水量居全国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