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准晚餐“最佳时间”,避免六种疾病找上门

健康河南 时间:2023-06-05 18:01 浏览:
根据2021年国际权威期刊《营养素》(Nutrients)杂志发表的一项日本大阪大学的研究,晚餐时间不规律会大大增加脑出血(出血性中风)的风险。

研究人员分析了28625名男性和43213名女性,年龄在40-79岁之间,且没有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研究调查了晚餐时间与中风、冠心病和总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参与者被分为三组:

(1)较早吃晚餐组(晚上8点之前)

(2)时间不规律吃晚餐组

(3)较晚吃晚餐组(晚上8点之后)

最终,研究人员发现与晚上8:00前吃晚餐的人相比,不规律吃晚餐组的出血性中风的死亡率升高了44%。在肥胖参与者中,晚餐不规律与总中风、脑出血和总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另外,2020年6月《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JCEM)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选择了20名健康志愿者(10名男性和10名女性),平均年龄26岁,平均体重指数23.2,习惯于22:00-01:00就寝,睡眠时间固定。
 

两组人员分别在22:00吃晚餐和常规18:00吃晚餐,均给予一样的热量饮食。

研究发现,相比18:00吃晚餐的志愿者,晚上22:00进餐的人群机体血糖水平较高,且其机体消耗的脂肪量也相对较低。22:00吃晚餐的志愿者机体葡萄糖峰值水平会升高约18%,整夜燃烧脂肪的量会下降约10%。研究人员解释,这种影响如果在肥胖或糖尿病人群身上可能更为明显,因为这些人群的新陈代谢本就受到损伤。

这些研究数据说明,晚饭吃得太晚可能会导致夜间葡萄糖不耐受,降低脂肪酸氧化和动员能力。特别是对于早睡眠者来说,长期晚餐吃得晚可能会促进肥胖和患上糖尿病,进而影响寿命。

此外,晚餐时间不规律还可能引发以下问题:

01胃肠疾病

长期饮食不规律,晚饭吃得很晚,增加了患消化系统疾病的概率。有些人中午吃过饭后要到晚上九、十点钟才再次进食,因为晚饭吃得晚,吃过饭后立即休息,导致食物在身体内没有充分消化,这类人容易患胃炎、溃疡病等疾病。
 
02刺激胆囊

只有进食才会启动胆囊收缩排泄胆汁,进入胆总管再进入肠道,帮助身体消化吸收。如果不吃早餐或饮食不规律,胆汁会在胆囊内滞留过长时间,久而久之会导致胆固醇结石形成。
 
03免疫系统紊乱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饮食不规律会增加某些自体免疫系统疾病的风险。通过对2342名患有饮食紊乱症的患者进行为期16年的跟踪研究,并对一家医院1969年至2010年间接诊的30种自体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饮食紊乱症患者更容易患上自体免疫系统疾病。

研究结束时,饮食紊乱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至少确诊患有一种免疫系统疾病的概率分别为8.9%和5.4%。自体免疫系统疾病发生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健康细胞。

04损伤心脏

不吃早饭或晚饭吃得太晚会对心脏产生影响。英国诺丁汉大学在2005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不吃早饭会暂时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的含量,而从理论上讲,这种变化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此外,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吃晚饭太晚会升高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05糖尿病

饮食不规律,交替饥饿和过饱容易导致糖尿病。胰岛β细胞在过度饥饿和过度饱食的状态下受到打击,功能下降,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观察发现,经历过饥荒的20世纪60年代的人群,在改革开放后生活改善、饮食过度的情况下,患糖尿病的比例很高,与这种作用机制有关。

06 精神不佳、虚弱
 
如果不能及时吃饭,就会出现饥饿的感觉,从而引起情绪低落。长期处于这样的情况下,会导致身体疲惫,情绪低落等问题。另外,如果在夜晚不进食,就会导致身体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从而导致心慌、虚弱等症状,从而影响到夜晚的睡眠质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正餐应在晚上六七点左右,具体时间因人而异,但应在睡觉之前3个钟头吃,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通常情况下,食物需要4个钟头才能被肠胃吸收,所以,晚上六点至七点之间吃饭,可以帮助肠胃在就寝之前完全吸收,减少肠胃的负荷。此外,适当的节食可以帮助你保持正常的葡萄糖浓度,对控制你的体重,防止你患上慢性病也有帮助。

不过,因人而异,若您有特别需要或生病,请谘询医师或营养学家,为您量身订做。

(责任编辑:HN-06)

百科 >认准晚餐“最佳时间”,避免六种疾病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