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理工学院:坚持四个强化 激活学生教育管理“神经末梢”
洛阳理工学院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过程中,在宿舍管理中持续用情用力,有效提升了学生宿舍这一“治理最小单元”的管理效能,激活学生教育管理“神经末梢”。
强化党建引领,完善管理网格
学校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工委,共建成64个学生党支部和870个团支部,强化功能型党团组织建设,让“党小组”扎根宿舍楼宇,加强党支部、团支部和宿舍的协同联动,分层分类探索功能型党组织建设,完善社区党组织网格体系。
学校建立《双网格化管理制度》,完善双网格化管理体系,构建从学院、辅导员、班级、宿舍纵向延伸到底和从“一站式社区”、宿舍楼、楼层、宿舍等横向联动到边的双网格化管理体系,打通精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管理的“最后一米”。
让“先锋岗”赋能社区治理。切实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社区党组织网格体系。学生党员在社区宿舍“挂牌亮身份”。团员学生社区表现成绩单作为推优、发展、转正、评议的重要参考,建立党员示范区、团员先锋岗,定期组织开展学业帮扶、普法宣传、电脑维护、安全检查、秩序维护等工作,通过探索洛阳理工学生管理“枫桥经验”,实现问题发现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萌芽,全方位营造和谐有序的社区环境。
强化“一线”场域力量,汇聚育人合力
落实“一线规则”。学校印发《关于落实“一线规则”的实施方案》,建立学校领导带头落实领导干部担任1个班级班主任、走访1次社区或宿舍、开展1次谈心、关注1名学生的“四个一”工作制度。
学校领导亲自带队,协同相关部门,多次实地考察、听取汇报,调配力量、现场办公,全体校领导和学院领导班子带头,全校管理力量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发展需求,指导学生成长成才,及时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推动学工力量下沉,与学生同场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老师入驻社区给学生心理疏导、全校136名专兼职辅导员100%进驻学生社区,聚焦宿舍管理难题,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动态,服务学生发展,实现了与学生同频率、同场域、同成长。
优秀骨干教师下沉,实现专业引领。覆盖实施班主任工作制度。在全校范围内遴选优秀骨干教师,覆盖全校870个班级担任班主任,指导学生成长成才,满足学生专业需求。
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协同构建“学生处—保卫处—后勤处—“一站式社区”—学院”五方联动管理,学生处统筹学生教育管理、跟踪治理成效;保卫处负责安全隐患排查、开展安全演练培训;后勤处实施硬件设施修缮、保障宿舍清洁;6个“一站式社区”加学院抓好工作落实、问题整改、反馈情况,解答学生疑问。
强化数字赋能支撑,构建教育管理闭环。面对新时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特点,运用信息化赋能学生管理。依托“码上办”,快速回应学生诉求;依托学校智慧学工系统,建立学生打卡签到制度,紧盯重要节点,各层级实现定期、不定期进行学生打卡,签到信息与辅导员实时互通,实现不打卡学生“发现—整改—复核—销号”闭环管理,做到学生情况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
编辑:HN007
 
		        	 
 
 
             
        